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在线阅读 - 第107节

第107节

    ☆、第164章 蘑菇

    昨日下过雨, 外面的路虽然干了, 但树林里的落叶和苔藓上海市有些湿润, 李玉儿她们走路的时候都带了些小心。

    “这里有一朵大红菌!翠蒿蹲下身高兴的喊道。

    李玉儿走近一看, 果然有一朵拳头大的红菌子伏在地上, 菌朵还没有打开, 呈半圆形紧紧的把菌柄盖着。

    “这个是正红菇, 味道鲜甜可口, 又能滋阴补血使人皮肤细润。”李玉儿曾经跟着方家坡的人来树林里捡过菌子, 自然能分辨哪些有毒,哪些能吃。

    “真的吗?太好了!”翠蒿连忙把那个正红菇捡进篮子。

    在翠蒿捡了红菌子的时候,李玉儿偶然瞟到翠蒿身边有一抹红色, 立马过去, 把那‘红色’上面的树叶拿开,果然下面又是几朵正红菇子。

    才出来就有这个收获,所有人都很高兴,仔细的在草丛树叶中寻找。

    又往前走了一阵,树木渐密, 地上的草渐稀,所有的菌子几乎都是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“好多啊!”朱砂感叹道。

    李玉儿笑道:“是啊, 争取把今天午饭要吃的菜捡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菌子都是可以吃的吗?”阮芷娘看着满山的菌子脸上也露出了喜色。

    李玉儿见她眉头舒展了, 越发觉得这次出来对了, 带着阮芷娘介绍道:“这里的毒菌子很少,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。”

    阮芷娘蹲下身在一棵松树下采了一朵黄色的菌子,仔细看了一下问李玉儿道:“这个也可以吃吗?”

    “这是松花菌, 味道格外鲜美。”李玉儿也在旁边蹲下,和阮芷娘一起把附近的松花菌都采在了拦住里。

    这时,朱砂高高的举起一朵菌子在喊:“玉儿,快过来看看,这是什么菌子?”

    那朵菌子是灰色带了一点土黄,个头也不大,李玉儿看了却觉得十分惊喜:“这是油辣菇,不管是炖rou还是炒鸡丝都很美味,可以多找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咦,这个菌子叫什么名字?像穿着裙子一样。”阮芷娘又采了一朵白色的菌子问道。

    李玉儿心中一惊,转头看,阮芷年手上果然拿着的是死亡帽!

    “这个也只是看着漂亮,但它有毒,能致人死亡,叫死亡帽。”李玉儿怕打击了阮芷娘的积极性,尽量又平淡的语气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翠蒿听了也都跑了过来:“什么有毒,给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光看稀奇,要把它的样子记在心里,一朵都不能捡,如果不小心捡了,就把篮子里所有的蘑菇都扔了。”李玉儿见她没有放在心上,又郑重重申。

    翠蒿喃喃道:“只要沾了一朵,所有的都不能要?这也太夸张了吧?”

    “一点都不夸张,这一朵死亡帽就能毒杀几个人。”李玉儿说着就把那朵死亡帽扔远了。

    朱砂走过来有点担心道:“这也太危险了,要不我们不捡了吧?”

    “难道你一辈子不吃蘑菇吗?”李玉儿问道。

    朱砂摇头道:“当然不是,夏天的菌子又便宜又美味。但买的更让人安心啊。”

    “那要是卖菌子的不小心采错了,你又不认识怎么办?”

    朱砂还要说什么,阮芷娘开口了:“玉儿说的对,我们自己也要学会认蘑菇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,好了也不要担心,这里有毒的菌子就那么几种,小心点就行了,实在拿不准的再问我。”李玉儿见翠蒿和朱砂还有些犹豫,不由开口劝道。

    紧接着大家又开始捡菌子了,只是这次没有了刚才那种轻松好玩的心思,所有人都开始认真对待。

    每个人看到一种新的菌子就会把李玉儿叫过去辨认,大部分李玉儿都认识,还有一部分她拿不准,便不采。

    渐渐的,阮芷娘和翠蒿她们也都学会了认菌子。大家采菌子的兴致又高昂了起来,很快所有的篮子都装的满满的了,李玉儿又把所有篮子里的菌子重新查看了了一遍,确定了没有毒蘑菇的时候才回家。

    在回家的路上,李玉儿又碰到了一个惊喜:在一丛绿草中看到了几朵伞把菇。

    “玉儿,这是什么菌子?你见了这么高兴。”翠蒿问道。

    李玉儿提着一朵伞把菇的菌把一点一点的把它往上拔,拔出了长长的一节藏在泥土里的菌柄后,才松了一口气道:“这是鸡枞,又叫伞把菇,味道鲜美,号称菌中之冠,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菌子,必须要地下有白蚁才能长得出鸡枞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娇贵?”翠蒿本来打算过来帮李玉儿拔,听李玉儿一说立马放弃了。

    李玉儿小心翼翼的把几朵鸡枞都找了出来才道:“我们得在这个地方做个标记,说不定过一段时间这里又能长出鸡枞。”

    采了鸡枞,一行人又高高兴兴的继续往家里走,在路上又碰到了要去山上捡菌子的方大婶她们。

    双方寒暄了过后,李玉儿犹豫了一下,又给了方大婶她们两朵伞把菇。

    “是伞把菇?!”方大婶高兴的接过两朵菌子:“今天有汤喝了!”

    正要分别的时候,方大婶又突然想起了什么,转头问阮芷娘:“明天是九月十九,观音娘娘的出家日,我们要去法南寺进香,程夫人去吗?”

    “自然要去的。”阮芷娘停下思忖了一下点头应道。

    双方又约好了时间才分别。

    当天中午李玉儿就做了一顿全蘑菇宴:一个红烧青头菇、一个三丝鸡枞菌、一个炝炒正红菇、一个八珍豆腐煲、一个凉拌虎掌菌、一个草菇排骨汤、一个素烧鸡油菌、一个香爆油辣菇。

    “真鲜!”一顿饭吃完了,翠蒿才有时间感叹。

    李玉儿笑道:“当然,不然怎么会叫山珍?”

    “后山还有好多菌子没捡,下午还去不去?”翠蒿兴奋的问道,朱砂也双眼发亮。

    李玉儿看着她两人笑问道:“现在不怕有毒了?”

    “那点毒算什么?我不在乎。”翠蒿很豪气的挥手道。

    李玉儿又看了阮芷娘一眼,见她点头同意,才道:“早上采的才最新鲜,明天要去法南寺,我们后天再去山上采吧。”

    第二天,匆匆吃了个早饭,阮芷娘就带着李玉儿她们往昨日和方大婶她们约定的地方去。

    “夫人,要准备牛车吗?”方石见阮芷娘她们都收拾好了,心里也有点意动,不由提议道。

    李玉儿道:“方大婶她们都不用车,我们一路去用车的话不大好拔。”

    “是这个理,走路上去也能显得我们心诚。”邹大娘也换了一身新衣裳,走出来道。

    难道邹大娘也要去?李玉儿心里疑惑。阮芷娘却没有顾忌,直接劝说:“奶娘,昨天晚上又下了雨,路上怕是不好走,你直接在家里念经茹素也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嫌我老婆子年纪大了是吧。”邹大娘没有听进去阮芷娘的劝说,直接挥手道:“我的身体好的很,再走几十里路也不带喘大气的。”

    邹大娘硬要逞强,阮芷娘也不好阻止,只想着在路上多照顾她些。

    “我们走上前去,但还是把牛车也带上吧。”这时程礼也收拾好了,吩咐方石道。

    方石立马答应道:“是!”

    “夫君不在家里温书了?”阮芷娘疑惑道。

    程礼摇了摇头:“现在已经九月了,科举的消息还没有下来,怕是要延后了。”

    于是程家就锁了门,一大家子都去法南寺。

    程家人和方家坡田家湾的人在大路口碰的面,两边加起来又四五十个人,就这样往法南寺的方向前进,在路上又碰到了其他乡里的人。

    看着路上的人越来越多,李玉儿能想到法南寺的盛况。

    “法南寺就在这座山上,我们怎么上去啊?”李玉儿仰着头看着半山腰的寺庙。

    方大婶毫不在意道:“当然是爬上去啊。”

    “所有人都要从这里爬上去吗?”翠蒿看着那长长的恍惚望不到头的石梯咽了口口水。

    “拿到也不是,有钱人可以坐马车上去,你们家既然带了牛车,可以坐车上去啊。”田家湾的一个大嫂指着一条隐藏在树丛中路。

    李玉儿仔细一看,旁边果然有一条盘山路在树林中若隐如现。

    “要坐车上去吗?”李玉儿询问阮芷娘,她自己倒是有把握爬上山,但邹大娘和和阮芷娘她们就不一定了。

    阮芷娘还没出声,邹大娘就最先反对了:“拜菩萨最重要的就是心诚,佛主又讲究众生平等,我们怎么能坐牛车上去?!”

    “这话说的好,要从这个千丈梯走上去才能显得心诚。”旁边其他去法南寺的路人也纷纷附和。

    最终,阮芷娘想着自己的心愿,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,转头对程礼道:“夫君,要不你和奶娘先坐牛车上去吧,我和大家一起慢慢爬。”

    ☆、第165章 登山

    程礼也被那句‘诚心’给打动了, 他幼时孤苦, 到了成年好不容易有了芷娘陪伴, 又失去了第一个孩子, 还有可能永远的没有孩子, 将来他和芷娘两人可能老无所依。一想到这个, 程礼就心中大恸。

    所以即使圣人说要对鬼神敬而远之, 程礼也要来法南寺, 希望观音真的有灵, 能够怜悯他的孤苦,让他和芷娘能有一个后代。

    “为夫也和你一起走上去吧。”程礼望着山上十分高远的寺庙道。

    阮芷娘心中一甜,却还是劝道:“这座山如此之高, 要爬上去殊为不易, 夫君你还是坐牛车上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芷娘都不怕山高,为夫更不怕。”程礼看着阮芷娘坚决道。

    阮芷娘的眉目一下子就舒朗了,往日的愁苦都散了一大半,又转头看向邹大娘和李玉儿。

    邹大娘立马道:“你不要劝我,我身体壮实的很, 一定能爬上去。”

    “登山的时候能看到更多的风景,玉儿才不愿意坐在车里呢。”李玉儿也赶紧表了态。

    阮芷娘又问了朱砂和翠蒿, 两人倒是有心坐车, 奈何两个主子都走路, 她们也只有跟着了。

    于是阮芷娘李玉儿她们就跟着田家人方家人,一起爬山,方石一个人赶着牛车从盘山路上去。

    石梯很高, 石梯上的人也不少,像是一条长龙蜿蜒而上。石梯也不宽,两个人并肩走着就不宽裕了,三个人一起的话,基本就有点危险了。

    方家人和田家人客气的请程礼和阮芷娘走前面,被阮芷娘推拒了:“我们走的慢,就走后面好了,你们先走吧。”

    方家人和田家人有的有的背了水果吃食打算上去卖,见着这个状况也不推辞,嘱咐阮芷娘道:“我们就先走了,你也不用害怕找不到路,直接跟着人流走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阮芷娘点头道谢:“放心吧,我们会的。”

    程礼和朱砂翠蒿她们都是在程府长大从没走过这么陡峭的山路,阮芷娘小时候也是被娇养在闺中的,也很不习惯走这种石路。走的时候都格外小心,生怕一不注意掉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你们走路的时候都注意一点,不要分神。”阮芷娘嘱咐道。

    不说还好,一说翠蒿就看了一眼后面:“天啊,好高。”

    朱砂听了着往下面望了一眼,脸色顿时有些发白。

    后面有人听了嗤笑道:“这才走到哪儿啊?就开始喊高了,你们还是乘早下去吧。”

    李玉儿不理那些人,只是劝道:“你们害怕,就不要看下面,直接往前走就行了。”